博客
关于我
OSPF设计原则,命令以H3C为例
阅读量:794 次
发布时间:2023-02-26

本文共 38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 分钟。

大家好,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OSPF设计原则,文章中涉及的命令,均以H3C为例,命令格式华为和H3C类似,所以基本上华为设备也适用。

Router ID 设计原则

  • 直接使用设备的管理地址(loopback)作为 Router ID。
  • 建议 Router ID 统一规划为一个连续的网段,并手工配置 Router ID:
[H3C] ospf 10 router-id 1.1.1.1

区域划分设计原则

  • OSPF 的区域划分是与网络层次密切相关的,通常把核心层与汇聚层规划为骨干区域(区域 0),汇聚层的设备规划为 ABR,汇聚层与接入层之间规划为非骨干区域,非骨干区域尽量规划为 NSSA 区域。
  • 每个区域中的设备数量最好不要超过 30 台,这个数字不是绝对的,主要与设备性能,链路的稳定性密切相关。
  • 非骨干区域的规划可以与网络中实际的行政、地域划分相吻合。

路由聚合设计原则

转载地址:http://ifvfk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Nacos部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汇总
查看>>
NACOS部署,微服务框架之NACOS-单机、集群方式部署
查看>>
Nacos配置Mysql数据库
查看>>
Nacos配置中心中配置文件的创建、微服务读取nacos配置中心
查看>>
Nacos配置中心集群原理及源码分析
查看>>
nacos配置在代码中如何引用
查看>>
nacos配置新增不成功
查看>>
nacos配置自动刷新源码解析
查看>>
nacos集成分布式事务插件Seata的序列化问题,实际上是Seata本身存在bug!!
查看>>
Nacos集群搭建
查看>>
nacos集群搭建
查看>>
nacos集群网络分区对的影响和运维方式
查看>>
nacos集群节点故障对应用的影响以及应急方法
查看>>
nacos集群配置详解
查看>>
nagios 实时监控 iptables 状态
查看>>
nagios+cacti整合
查看>>
Nagios介绍
查看>>
nagios利用NSCient监控远程window主机
查看>>
nagios安装文档
查看>>
nagios服务端安装
查看>>